新聞資訊
news在老撾北部群山環繞的喬家羅村,一場簡樸而熱烈的“出水儀式”在喬家羅村小學操場東北角舉行。當清澈的地下水從井口噴涌而出時,圍觀的孩子們歡呼雀躍、捧水洗手,老師們雙手合十、連聲道謝,現場的掌聲與笑聲久久回響。
由中國能建中電工程云南院老撾北部1000兆瓦光伏項目部聯合業主、施工單位共同援建的這口水井,不僅解決了學校的用水難題,還改善了當地的供水狀況,更成為中老兩國人民心手相牽的生動見證。
山鄉用水難:村民一整年收入難換一口井
喬家羅村地處老撾偏遠山區,基礎設施薄弱,地下水位普遍很深,打井成本高昂。據了解,當地一口普通水井的施工費用需要1萬多元人民幣,比當地一個普通村民的一整年收入還多。

“過去學校飲用水很短缺,師生用水只能到距離學校100多米的河邊去打水,每逢旱季更要省著用。”喬家羅村小學校長回憶往昔說,聲音中滿是無奈。當地的用水困境也被正在附近建設光伏項目的云南院總承包項目部工作人員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重要合作項目,老撾北部光伏工程在推進清潔能源建設的同時,始終將民生幫扶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一環。云南院老撾光伏項目總負責人白寶華表示:“我們不僅要建好光伏電站,更要讓老撾當地百姓真正受益,援建水井不僅可以帶來潔凈水源,更是當地民眾一份通往更好生活的希望與力量。”
破壁引水來:十五天攻堅終見地下水噴涌
云南院項目部聯合當地村長和校長,經過實地調研勘測,迅速制定了水井援建方案,并聯系專業鉆井隊,僅用兩天便將挖井機械運抵學校操場。打井時正值老撾旱季,地表堅硬如鐵,鉆井過程中多次遭遇巖層阻隔,施工人員頂著34℃高溫連續作業,最終,穿透堅硬巖層,清冽的地下水從地下30米處噴涌而出。

“出水那一刻,所有人都沸騰了!”項目部管理人員劉哲君說。孩子們爭相觸摸井水,老師們趕忙用大桶接滿清水,大家用老撾語反復說著“謝謝!”。村民捧起井水痛飲后哽咽道:“中國朋友讓我們喝上了‘放心水’,這份情誼比山高、比水長!”
井水載情誼:央企暖心事繪就中老連心圖
目前,云南院老撾光伏項目部已累計在當地建成三口水井:除喬家羅村小學這口井外,還在周邊兩個村落分別建設了水井,惠及了數百戶家庭。這些水井選址精準,充分考慮了村民聚居區的用水需求,切實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每當新井出水,村民們都會自發聚集見證出水時刻,表達衷心感激。

“中國企業的幫助實實在在,我們永遠記得這份情誼。”喬家羅村小學校長的話道出了當地人的心聲。“建設工程,造福當地”是云南院始終秉持的老撾光伏項目建設理念。自項目建設以來,云南院項目部還開展了多項公益行動:捐贈愛心早餐改善學生營養,為村莊修筑道路,參與登革熱、諾如病毒防治宣傳活動……
清泉潺潺,情誼綿綿。一口口水井,映照出中國企業在海外建設的責任擔當;一項項工程,架起中老兩國民心相通的橋梁。老撾光伏項目投運后,將成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鮮活注腳,這份跨越山海的友誼,將隨著清潔能源的脈動,在瀾湄大地上生生不息。